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何震)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在日常生活中,骨质疏松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骼疾病,困扰着许多人。很多人认为,只要天天喝骨头汤、吃钙片,就能预防骨质疏松,但现实却是骨密度仍在下降,这是为什么呢?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邢文钊在做客《燕赵健康大讲堂—医说慢病·健康同行》栏目时提到,喝骨头汤和吃钙片就能预防骨质疏松是一个认知误区,补钙不能盲目,要有科学的措施。
邢文钊指出,影响补钙效果有两大关键因素。其一,补钙的量是否足够至关重要。我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日补钙量应达到800mg,50岁以上以及绝经后女性甚至要达到1000mg。然而,我们平时吃的钙片一片通常是300mg,如果饮食中钙摄入不足,仅靠一片钙片远远不够。
其二,钙的吸收和沉积环节也不容忽视。吃进去的钙需要足够的活性维生素D作为“搬运工”,才能将其吸收入血,然后在一系列微量元素和激素的作用下沉积到骨头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补钙效果。维生素D不足就是常见的天天补钙却仍然缺钙的典型原因。
很多人喜欢喝的骨头汤,其实对骨骼健康并无益处。骨头汤中钙含量很低,脂肪水平却更高,喝多了不仅不能有效补钙,还可能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