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何震)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高血压仍存在诸多误解,其中,对“继发性高血压”的忽视,可能导致潜在的重大疾病被漏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那么,哪些人群应警惕继发性高血压?有哪些“预警信号”?近日,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三科主任刘惠良在做客《燕赵健康大讲堂—医说慢病·健康同行》栏目时提到,当出现高血压时,不要单纯降压,它有可能是一些潜在疾病的“信号灯”。
刘惠良指出,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占绝大多数,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继发性高血压比例虽不高,但非常重要,即高血压是“果”,背后有其他疾病作为“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后,血压有可能得到显著改善,甚至恢复正常。
正因如此,早期识别出继发性高血压至关重要。总体来说,以下几类人群需要格外警惕:
第一,年轻人突发高血压。尤其是三十岁以下、没有家族史或肥胖等常见风险因素者。
第二,血压水平特别高或难以控制的人。 例如,多种降压药联合使用仍效果不佳,或血压波动巨大、忽高忽低,很可能背后存在“病根”。
第三,伴随可疑症状或体征的人。这是重要的“预警信号”,例如:出现反复低钾血症(可能提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间断出现心慌、出汗、头痛(“三联征”提示嗜铬细胞瘤)。夜尿增多或水肿(可能与肾脏疾病相关)。
第四,孕期突然出现高血压的女性。也需要排查是否为妊娠相关疾病或潜在的肾脏问题。
刘惠良提醒,当高血压出现上述“特殊信号”时,务必提高警惕,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系统筛查。查明病因,实现对因治疗,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