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何震)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高血压仍存在诸多误解,其中有些人认为只要没有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
那么,这种想法正确吗?高血压为何被称为“沉默的杀手”?近日,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三科主任刘惠良在做客《燕赵健康大讲堂—医说慢病·健康同行》栏目时提到,高血压患者出现“无症状”状态,恰恰是最大的风险所在。
刘惠良指出,“无症状”状态会给人造成“身体健康”的假象,从而导致诊断延迟和治疗依从性降低。然而,在无症状的背后,持续升高的血压正在对动脉血管内皮造成直接的机械损伤,启动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这种靶器官损害是隐匿性、进行性的。如果不加关注,首发临床表现可能就是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恶性高血压等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到那时,治疗会非常被动,愈后也会大打折扣。
因此,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不仅仅是缓解可能出现的头晕、头痛等症状,而是逆转或延缓靶器官损害,最终预防灾难性的终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