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健康大讲堂——医说慢病·健康同行 | 主动健康 科学预防
来源: 长城网  何震 崔予潇 时滢
2025-09-02 11:28:27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何震 实习生 崔予潇 时滢)九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谈及健康,大部分人认为只有生病才需关注,然而,日常预防才是健康的重要前提。由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主办,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河北指导中心和长城新媒体集团共同承办的《燕赵健康大讲堂——医说慢病·健康同行》栏目,特别邀请了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所主管医师郭甜甜做客演播室,讲解从“被动治病”转向“主动健康”的相关内容。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所主管医师郭甜甜进行健康科普。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何震 摄

  郭甜甜指出,“传统健康”和“主动健康”的区别在于,对待健康的思路从“被动应对疾病”转变为“主动掌控健康”。个人是“健康的主人”,需主动行动,如调整饮食作息、定期体检筛查、科学干预及心理调节等,其判断标准不仅是“没病”,还是躯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均良好的状态。主动健康需医疗机构、媒体等多主体协同参与,是居民将健康知识转化为健康行为的整体医学模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郭甜甜为网民提出平衡膳食的建议。

  一是食物多样,合理搭配。要坚持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

  二是食不过量,保持能量平衡。每天摄入能量需匹配基础代谢、身体活动及食物热效应的总需求。

  三是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和大豆。

  四是要适量吃鱼、禽、蛋和瘦肉。优先选择鱼,每周最好吃两次或300-500g,畜禽肉300-500g。

  五是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5g,烹调油25-30g,添加糖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六是规律进餐,足量饮水。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多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七是会烹会选,会看标签。选择新鲜、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关注食品标签中盐、糖含量。

  八是公筷分餐,杜绝浪费。不食用野生动物。生熟食物要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所主管医师郭甜甜。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何震 摄

  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身心状态。运动条件有限的人群,郭甜甜建议,可在工作时做踮脚尖等轻运动,休闲时选有氧跳操等锻炼。如果运动时间很少,可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通勤时则可改骑自行车或步行,利用碎片化时间达成适量运动效果。

  充足睡眠有益健康,成年人和老年人均建议晚上10-11点之间入睡。郭甜甜强调,长期睡眠不足容易导致反应变慢、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躁焦虑、免疫力下降,还会增加患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保证充足睡眠,睡前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营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通过冥想、轻音乐等放松身心,提升睡眠质量。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现代人普遍面临焦虑和压力,郭甜甜分析其“心理失衡”源于抵触负面情绪,迷失自我以及内耗。关于如何保持良好心理健康,郭甜甜建议可以通过478深呼吸法、运动、向他人倾诉、转移注意力和充足睡眠等缓解心理压力,维护身心健康。

关键词
燕赵健康大讲堂, 主动健康,科学预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
责任编辑:何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