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许多家长都计划带孩子出游。然而,夏季高温、旅途劳顿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容易导致儿童出现中暑、水土不服、积食等健康问题。如何科学、安全地应对突发状况?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儿童医院副主任药师陈冠儒,他提供了一些专业的儿童安全用药建议。
中暑处理:首选物理降温,慎重选择药物
夏季高温,户外活动时容易中暑。陈冠儒说,面对儿童中暑,家长应首选物理降温,而非急着用药。当发现小朋友有体温升高、头晕恶心、心跳加快、萎靡不振等状况时,就要考虑中暑的可能性。“可以选择用凉毛巾擦拭小朋友身体,或往孩子身上喷一些凉水降温。”陈冠儒说,这种方法能够通过蒸发带走热量,迅速降低体温。此外,还可使用冰袋敷在头部、颈部等血管丰富的部位,帮助其散热。
对于家长关心的药物使用问题,陈冠儒明确表示,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并不能治疗中暑引起的发热,不建议使用。还有些家长会准备藿香正气水、仁丹、十滴水等中成药,“像藿香正气水里就含有酒精成分,可能会对儿童的口腔和消化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也不推荐使用。”
水土不服:呕吐腹泻,首要任务防脱水
暑假期间,有些家长会带孩子去较远的地方旅行,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然而,由于气候、饮食等环境变化,儿童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如呕吐、腹泻等。陈冠儒建议,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呕吐严重,应首先禁食1至2个小时,让肠胃得到充分休息。同时,可准备一些助消化的药物,如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胃蛋白酶,这些都能够帮助缓解呕吐症状,促进消化。“这些常备药在药店都能购到,价格也很亲民。”
如果孩子出现腹泻,陈冠儒强调,首要任务是防止脱水,应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他说:“口服补液盐在药店也能直接购买到,按照说明书,用250毫升水冲服即可。”此外,他还建议补充锌制剂,如一些酸锌口服液,因为补锌能缩短腹泻的病程。他还特别提醒,蒙脱石散等强力止泻药物并不推荐作为首选,因为腹泻是身体排出有害物质的自然反应,强行止泻可能并不利于身体恢复。
积食处理:控制饮食,适当用药
旅途中还可能会因为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而出现积食的情况。陈冠儒建议,家长首先应该控制孩子的摄入量,避免过量进食。
药物方面,可适当使用一些助消化药物,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胃蛋白酶等同样有效。市面上还有一些健胃消食片、消食贴等亦可作为选择,但家长应注意仔细查看成分,了解其中是否含有不适合儿童的成分。有些家长会给孩子补充益生菌,陈冠儒表示,口服益生菌的效果其实相对较弱,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