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工作室
选好药
刘焕荣教授:辨证施治,这是AI难以替代的
来源: 长城网  何震 赵文桢 牛佳玉
2025-03-24 16:23: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何震 实习生 牛佳玉 赵文桢)全国两会期间,中医药发展再度成为热议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宋兆普随身携带针灸器具,在会议间隙累计为与会代表、工作人员及群众施针三百余次,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仁心”,生动展现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这一暖心举动引发广泛关注,也让传统针灸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话题成为焦点。

河北省中医院名医堂刘焕荣教授为患者讲解病情。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何震 摄

  千年针灸焕新彩 多科疾病显奇效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针灸在当代医疗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河北省中医院名医堂刘焕荣主任介绍,针灸可广泛应用于妇科、内科、儿科及外科等领域。

  内科:对胃脘痛、偏头痛、感冒等常见病疗效显著。

  妇科:有效缓解痛经、月经不调及相关头痛症状。

  儿科:除感冒咳嗽等常见病外,对小儿脑瘫、自闭症等疑难症具辅助疗效。

  外科:刘主任曾通过精准施治,用快针成功改善头部淤血患者症状。

  AI赋能增效 仁心仁术不可替

资料图。AI生成图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AI正为传统针灸注入新动能。刘焕荣主任指出,AI可辅助解决诊疗经验依赖性强、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尤其在常见病初诊、治疗方案优化等方面提升效率。但强调:“辨证施治才是中医精髓,需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手法,结合中药、推拿等综合疗法,这是AI难以替代的。”

  当前,中医药发展迎来政策利好。2023年《“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针灸标准化研究,支持AI等新技术应用。刘焕荣认为,应建立“AI辅助+医师主导”模式,既利用科技提高可及性,又坚守“望闻问切”的传统诊疗方式,让千年智慧在数字时代更好造福民众。

  【专家展望】

  “针灸与现代智能设备同台,恰是中医药守正创新的生动注脚。”业界专家表示,在众多中医药工作者的推动下,通过科技创新与仁心仁术双轮驱动,中医药必将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刘焕荣辨证施,AI,针灸
责任编辑:何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