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何震 实习生 牛佳玉 赵文桢)日前,河北省中医院名医堂刘焕荣教授就国家卫健委推出的“三年减重计划”接受采访,详细介绍了中医在健康体重管理中的独特作用。随着全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体重管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医以其“治未病”和整体调理的优势,为科学减重提供了新思路。
国家“三年减重计划”推动全民健康行动
近年来,肥胖问题已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隐患。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卫健委推出“三年减重计划”,旨在通过科学干预和全民参与,降低超重及肥胖率。该计划倡导公众关注体质指数(BMI)及腰臀比等指标,建立长期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医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重管理中不仅具有“治未病”的作用,更能通过温和调理实现健康减重。
河北省中医院名医堂刘焕荣教授为患者讲解病情。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何震 摄
中医理论溯源:脾胃失调与痰湿内蕴是肥胖的根源
刘焕荣教授从中医理论出发,指出肥胖多因“脾胃运化失职”和“痰湿内蕴”所致。她强调,中医针灸与经络按摩通过调节人体代谢、平衡脏腑功能,为科学减重提供了独特路径。与常规减重方式不同,中医以“整体调理”为核心,结合穴位刺激与经络疏通,不仅针对局部脂肪代谢,更能改善体质,实现健康与塑形的双重目标。
“中医以‘健脾祛湿、调和气血’为原则,通过针灸、按摩等外治手段激发人体自愈力,辅以饮食作息调整,逐步恢复代谢平衡。”刘焕荣教授表示,“中医不提倡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而是通过温和调理让身体回归自然状态。”
中医特色疗法:三大穴位组合助力科学减重
针对减重需求,刘焕荣教授介绍了一套中医特色疗法,重点围绕足阳明胃经与任脉的三大核心穴位展开:
1.丰隆穴(足阳明胃经):作为“祛湿要穴”,建议先以温热双手按摩穴位,随后三针齐下刺入双腿丰隆穴,打开祛湿通路。
2. 天枢穴(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的天枢穴可调节肠道功能。操作时以温热双手揉按,女性顺时针点按107次,男性108次,以促进腹腔气血循环,加速代谢废物排出。
3. 中脘穴(任脉):此穴为“开肺气、调百脉”的关键,同步激活贲门、巨阙、幽门等周边穴位,形成“穴位联动”。
刘焕荣教授特别指出,中医减重需“点穴先行,针灸增效”——先以穴位按摩疏通经络,后结合针灸强化调理。这一疗法不仅操作简便,更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实现健康减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