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罕见病日 | 胡军勇教授对重症肌无力防治全解析
来源: 长城网  何震 赵文桢 牛佳玉
2025-02-28 19:08:14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何震 实习生 赵文桢 牛佳玉)每年2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重症肌无力作为一种罕见病,虽然发病率低,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巨大。为了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2月26日,长城新媒体特别邀请了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三科重症肌无力科主任胡军勇,为大家详细解读重症肌无力的相关知识。

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三科重症肌无力科主任胡军勇教授进行科普直播。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何震 摄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胡军勇解释:“简单来说,患者的免疫系统产生了异常抗体,攻击神经与肌肉之间的接头部位,导致神经信号无法正常传递,肌肉无法收缩,从而出现无力症状。”该病属于罕见病,中国的发病率约为0.68/10万,远低于欧美国家。尽管如此,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复杂多样,误诊率较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已被医学界深入研究。胡军勇指出:“患者体内产生的异常抗体,主要攻击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导致神经信号无法传递到肌肉,最终引发肌肉无力。”这种免疫系统的“误伤”不仅影响运动功能,还可能累及呼吸、吞咽等关键功能,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遍布全身,常见的表现包括眼肌无力、面部肌肉无力、四肢无力、延髓肌无力(如说话含糊、吞咽呛咳)、呼吸肌无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胡军勇说:“由于症状多样,患者常被误诊为眼科、骨科甚至精神科疾病,延误治疗时机。”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多项检查,包括神经肌电图、抗体检测、胸腺影像学检查、排除胸腺瘤等合并症。根据症状和抗体类型,重症肌无力可分为眼肌型、全身型、延髓型等多种亚型。胡军勇说:“精准分型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三科重症肌无力科主任胡军勇教授。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何震 摄

  目前,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免疫调节、手术治疗三大类。近年来,新型药物如补体抑制剂和细胞疗法为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胡军勇解释:“这些新疗法不仅疗效显著,还可能从根本上修复免疫系统功能。”

  河北以岭医院在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中,充分发挥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胡军勇介绍:“我们采用通络理论,通过中药调理改善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同时减少西药的副作用。”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率高达67%,显著降低了复发率,帮助许多患者实现了长期缓解甚至痊愈。

  胡军勇强调,避免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尤为重要。另外,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重情绪管理,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焦虑抑郁。患者需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康复期患者,胡军勇建议:“遵循医嘱,缓慢减药,切勿擅自停药。同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等指标,确保治疗安全。”

  重症肌无力虽然是一种罕见病,但随着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通过科学治疗回归正常生活。希望通过本次科普,更多人能够关注重症肌无力,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关键词
国际罕见病日,胡军勇,重症肌无力,罕见病
责任编辑:何震
TOP